首页/资讯/一周科技随我探 | 天问一号,来信了;迄今最轻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世

一周科技随我探 | 天问一号,来信了;迄今最轻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世

科技前沿天问一号,来信了!12月9日,天问一号发回“家书”,称目前一切均好,已飞行了快3.5亿公里,对地距离约9250万千米,对火距离约1400万千米,正以约17...

科技前沿

一周科技随我探 | 天问一号,来信了;迄今最轻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世

天问一号,来信了!

12月9日,天问一号发回“家书”,称目前一切均好,已飞行了快3.5亿公里,对地距离约9250万千米,对火距离约1400万千米,正以约17.4千米/秒的对地速度奔跑,并预计春节前后被火星捕获。

最后还表示会经常向亲人们写信,愿嫦娥五妹妹平安回家。

文章链接:

NASA收获史上首批“太空萝卜”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飞行工程师成功收获了国际空间站高级植物培养环境中种植的20根萝卜,并用锡纸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

NASA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书称,萝卜是在零重力环境下成功种植并收获的最新新鲜农产品。据悉,宇航员已在国际空间站上种植了15种植物,包括8种绿叶植物。

小编我不由想起来电影《火星救援》里的土豆,不知道吃了“太空萝卜”会不会有超能力呢?

文章链接:

迄今最轻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世

近日,英国科学家借助新方法,研制出了迄今最耐用、最轻、最薄的光源,这些描述中的每个词都能让业界兴奋起来,毕竟耐用和轻薄常常不能兼得。

这种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LED)有望对未来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让这些设备的显示器可折叠起来,同时科学家也想干脆将这种光源植入大脑,做脑科学研究。

新的材料,往往能带动一系列领域的革新,就看哪个领域能更先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了。

文章链接:

神奇!我国科学家用小龙虾壳制备高性能电极材料

小龙虾我们很多人喜欢吃,但是在传统工艺中,约80%的小龙虾壳会成为废弃物,每年会产生约10万吨小龙虾壳。

一方面,小龙虾壳在自然中随意丢弃或填埋会导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适当处理这些废物的成本可能很高。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朱锡锋教授研究团队采用新方法,将农林废弃物热解获得的重质生物油和厨余垃圾中的小龙虾壳,通过简单的合成制备出了一种高性能电极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高孔容和适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层多孔碳。

与现有电极材料性能相比,该团队所制备的分层多孔碳表现出宽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的明显优势,可用于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诸多应用领域。

文章链接:

日本成功回收“隼鸟2号”样本舱 内装小行星碎石

人类历史上之一个小行星采样探测器是2003年日本发射的隼鸟号,它于2010年成功将“丝川”小行星的物质微粒送回地球。

12月5日,日本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向地面释放可能装有小行星“龙宫”碎石的密封舱,6日凌晨密封舱进入地球大气层,约30分钟后,于当天凌晨4时24分(日本时间凌晨2时54分)在澳大利亚南部的伍默拉附近沙漠按计划着陆并被回收。

这是继之一代“隼鸟”之后的又一壮举,被带回的碎石样本,或有助探索太阳系起源。

文章链接:

科学新知

“人类世”来了?人造物质量超过全球生物质量

在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环境学最新研究中,科学家称:2020年是标志着人造物质量超过活生物量的转折点,人类已经成为塑造当今地球面貌的主导力量!

研究人员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人为主导的新时代——人类世。”

这一研究结果提醒所有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加。

文章链接:

珠峰新身高公布,8848.86米!

令人振奋!

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

8848.86米的海拔高程是珠峰的最新身高,也是中国给出的最精确的“中国答案”,地球之巅有了更精确的“中国答案”!

文章链接:

我国学者首次揭秘冻土与野火的关系

冻土和野火也能扯上关系?对,有关系!

多年冻土退化区野火现象逐渐增多,森林火灾每年烧毁5—20万公顷环极地多年冻土带北方森林。而针对多年冻土融化释放的甲烷气体对局地气温影响及其自燃机制与野火的关系认识还相对匮乏。

东北林业大单炜教授科研团队历时十年监测,首次发现东北多年冻土退化区地质甲烷排放会进一步促进野火的发生及蔓延。

文章链接:

超算模拟或解月球形成之谜

月球是怎样形成的?

据《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的一项新的超级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大约45亿年前,月球可能是由于地球与火星大小的行星泰娅(Theia)碰撞而形成的。

英国科学家制作了一些模拟场景的动画,每个动画显示泰娅以不同的自旋量接近地球的情景,描绘了从撞击点散发出来的岩石碎屑的各种爆炸样式,这些爆炸样式最终可能会聚集成月球。

文章链接:

哈勃最新数据解释暗物质缺失星系成因

2018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我们的宇宙附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星系,这一名为-DF2星系让科学家很惊讶,因为它缺少大部分暗物质,这引发了天文学界关于天体性质和引力定律的激烈争论。

关于神秘的暗物质,垂垂老矣的哈勃望远镜近日再立新功。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消息称,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最新数据发现,潮汐破坏的影响可以解释缺失的暗物质:邻近的大型星系NGC 1035的引力正在将NGC 1052-DF4拆解开来,在这一过程中,暗物质被“剥离”了,但恒星在随后“感受”到的其实是与另一个星系的相互作用。

该结果对星系缺失暗物质的原因做出了解释,支持了潮汐破坏机制,同时也意味着,人们目前对引力定律的理解还不用因此而修正。

文章链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邮箱删除:25538@qq.com!

相关文章

CVCV资讯网

为您提供重点新闻资讯,优质的产品,以及全面的百科知识!无论是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还是知识问答,我们都将第一时间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