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不让玩手机就跳楼,我们的孩子怎么就成了瓷娃娃?

不让玩手机就跳楼,我们的孩子怎么就成了瓷娃娃?

实在不想写这样的文章,为“殷切的眼神”所迫。这种事写完要内伤,而且讲知识的文章是很可恶的。...

实在不想写这样的文章,为“殷切的眼神”所迫。这种事写完要内伤,而且讲知识的文章是很可恶的。

不让玩手机就跳楼,我们的孩子怎么就成了瓷娃娃?

芸儿是个热心的好姑娘,昨天她一看到《家长不让玩手机,杭州初三女生19楼跳下!小区内的哭声没听过》这篇报道,就来问我“看到了吗?”、“有什么想法吗?”我说“语焉不详,信息太少”…但我读到了她背后的殷切期望。

起初我以为我没感觉,现在回味其实是我用“麻木掩盖了悲伤”,一声呵斥一阵羞愧一瞬间一条人命,这个过程如此之快让人难以置信。

我们做心理工作的,在咨询室外真不敢随意动“情”,太伤身。我在高校工作才开学一周而已,已经(正)处理(了)四起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不是精神疾病复发就是心理问题严重,要死要活的。我和医院里的朋友交流,他说“我们这里也一样啊,好多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来看病….”。我的上级领导,做了一辈子的学生工作,中饭时分和我交流时忧心忡忡,不能理解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怎么越来越多,是社会的问题吗?

我无意于把锅推给社会,好像这样就一身轻松。但我也真的是有个疑问,或者是呐喊:我们年轻的朋友怎么啦?我们的孩子们怎么啦?

《家长不让玩手机,杭州初三女生19楼跳下!小区内的哭声没听过》这篇报道真的信息量特别少,几乎标题就是所有,不让玩手机——孩子跳楼死亡——家长痛苦。当然,这时候的新闻报道本来也不是忙着去分析、去警示的时候。

但这篇报道中有个细节蛮有趣的,记者特意配了一张十九楼这户人家的亮灯图,有个群友有点不满,说“记者还特意指出’最亮的’那一家…”我仔细看两遍,图有但文字并没有特意指出的。所以,感觉记者和我们的群友,可能潜意识里都有“愤怒和攻击”的部分,也许是他们对跳楼女孩的当时当刻情感的感同身受吧。

整个事件中,最痛苦的人无过于父母。对他们而言“失去一个孩子,就相当于失去整个世界”。除了痛苦之外,他们心里可能也有很多内疚,好像是他们的“一声呵斥”使自己的孩子走上绝路的,亲手毁掉自己最珍贵的人。他们除了自我攻击之外,可能也或多或少、明里暗里感受到(承受着)外界的很多不理解、就像记者那样的潜意识里的愤怒和攻击,然后陷入更深的自我攻击中。

总之,他们现在的心理状态肯定非常混乱,处在创伤急性应激反应中。希望他们现在正得到适当的医疗帮助和亲人温暖包容的陪伴。痛苦是漫长的,但期待有一天可以走出来。如果有需要,我也很期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这对父母。

我无意于指责这对父母,因为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无所知。世界上的事情说简单简单,说复杂就复杂,人的心理亦如是。

从报道上看到的一声简单的“斥责”,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已经习以为常,为何在这个女孩的心里会引起轩然 *** ,乃至做出跳楼这样的极端行为呢?这个女孩心里到底演了一场“怎样的戏文”?谁参与了演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实锤不敢妄言。但简单的归咎于“父母的责备”,或者“禁止玩游戏”之类是极大的偏颇。

说真的,同类的事情发生的也是太多了。还记得同样杭州,上半年一个男孩子跳楼,因为父母禁止其玩王者荣耀….一个上海女孩,品学兼优,因班主任找其谈话让其手机不要带学校里来,回家就羞愧难当写下遗书跳楼..如果有心, *** 上搜一搜,比比兼是。

这里可能会有社会的问题、学业的压力、原生家庭亲子关系、孩子个性、应激事件等内容。不过为教训计,为成长计,我们也不妨结合一些“心理常识”的部分来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1)父母要不要“管理”孩子的问题。

以前我们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而现在好多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是“战战兢兢”,生怕一句话让孩子不高兴了,孩子就去走极端。不久前一个类似的新闻事件后,我身边一个妈妈就去跟她儿子说:“你要是觉得学习太辛苦了,培训班太多了,你要跟妈妈说,我们是可以调整的....”这个妈妈做的还是蛮好的。

我认为,孩子要生要养当然也要“教”,这才是为人父母的责任。父母为什么不敢管?为什么一管就出事,这得仔细看看亲子关系了。老多年前,心理专家李子勋说过“只要你和孩子关系好,孩子骂得也打得”。我们在咨询室里做咨询,咨访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在现实空间中的平行转移,咨询师的心理形象是可变的,一会儿被来访者投射成母亲,一会儿被来访者投射成父亲。。。咨询师在咨询室里不是无力的被动的,我们要引导,要矫正,要面质,而咨询师能被允许做这些事情,甚至冒着引发来访者负性移情的风险,关键就是在于稳固的“咨访关系”,关系远远重于技术。

所以,孩子心里想什么?担忧什么?他的快乐是什么?做父母的知道吗?有时间和孩子坦诚的、尊重的、平等的交流吗?父母是否带着目的性?是否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都是我们在看待“亲子关系”中要去考虑的。

当然,我常说“根本没有所谓的亲子教育”,一说教育就是“头脑层面”上的事情,而亲子之间流淌之一位的应该是情感,这不是可被人教会的。

(2)孩子能不能“玩手机”、“玩游戏”的问题。

父母在问这个问题之间,其实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大人能不能不看电视,能不能不抽烟喝酒泡吧唱K,甚至自己能不能把手机放下?我想有些人可以,但很多人不能吧?因为我们都是凡人,都有空虚寂寞无聊,或者需要娱乐的时刻。

“手机或游戏”之于青少年,意义更大,有的时候就是“过渡性客体”。从孩提开始,当我们慢慢的发现除了妈妈之外外面还有一个世界的时候,玩具就出现了,当我们越来越能和外在世界的东西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能从妈妈身边走开。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当妈妈要慢慢离开的时候,这些东西就给我们安慰、支持与稳定。这就是带着情感的“过渡性客体”,它身上残留着父母的爱、关系。过渡性客体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些小布熊、小毛毯,对有些孩子来说甚至是被反复舔过的被角儿、妈妈用的毛巾等,儿童的真性自体慢慢变得稳定。随着自我力量的进一步加强,儿童会渐渐放弃掉以前的过渡性客体。

那么青少年从“手机或游戏”中获得了什么?有可能是关系,有可能是爱,有可能是自尊。一句话,有可能是他从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而他内心必需的。这里我想起来以前沸沸扬扬“戒网瘾”的问题,单纯的仅对于“网瘾”来工作,什么电击疗法也好,是多么的可笑啊。我们之一要做的就是知道“网瘾”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消除或缓解症状是一个目标,但从来不是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和直接目标。心理治疗专家南希说,症状让人很痛苦,但一旦建立安全的治疗关系,病情的严重性通常就会缓解或消失。在玩“手机或游戏”的问题上亦如是。

我的女儿,二年级起就开始有手机了,还是给买的新手机。一方面我不想让她脱离社会和脱节,和科技技术脱节,另一方面手机真的有必要,满足同学朋友的交流需要,以及学习上的需求。我女儿也玩游戏,从植物大战僵尸王者荣耀,一个游戏也没放过。她教会我玩植物大战僵尸,然后又极力推荐我玩王者荣耀,很遗憾的是,其实我对游戏不感兴趣,王者荣耀我至今未玩,但我真的也想尝试一下女儿感兴趣的游戏是怎样的,当作了解她心灵的一个途径。她目前已经对王者荣耀失去兴趣了,但也曾误入歧途(具体不能说)。当我发现这件事批评她后,她自我反省很后悔,说是当时内心也是挣扎于控制和失控之间。我的理解是,她的自主感也是反复的,大人给她这样的机会,掌握的机会,但大人也不是不管不顾,而需要在旁的监督和协助。

(3)青春期是个“什么样”的问题。

吃完饭我们还是肚子饿,我们都过过青春期,但估计也忘记了青春期曾经的我们是怎样的。简单的说,青春期就是人生当中的“疾风骤雨”期。时时不稳定、不确定,常常在怀疑、在刷新。

生理发展的加速和性成熟的加速,使青少年对自己的生理状况不适应,甚至会对这种突然到来的急速发育产生陌生感与不平衡感,从而出现诸多心理生物性紊乱。这种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同时他们又出现心理的闭锁性,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青少年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

青少年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 *** 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就这样,假如我们把青春期的孩子想象成“疾风暴雨中的半大不大的树”,作为园丁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默默的守候、涵容,需要时随手可得的陪伴、有力支持,当长弯时良苦用心的修枝,也许是可行的做法。

逝者如斯夫。

时间如滚滚长河,终无挽回。

愿孩子在天堂安息,如果可以,不再有烦恼。

愿她的父母家人,总有一天走出伤痛,虽然这一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我们活的人们,父母们,既然为人父母,可以成为更贴心的父母,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在健康面前,学习成绩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上,坚定自己的位置,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出自己的样子。

----------------------------------------------------------------

作者简介

周丽玉:副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硕士,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米尔顿·艾瑞克森学院临床催眠治疗师。主要培训有第四届中挪精神分析长程培训 *** 、第六届中德催眠长程培训 *** 、张海音客体关系学派理论与技能培训 *** 等。

我所体验的咨询: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容器中,我们一起细细品味、慢慢切磋每一缕细腻的情感,看到自己,四目相视,会心一笑。

咨询预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邮箱删除:25538@qq.com!

相关文章

CVCV资讯网

为您提供重点新闻资讯,优质的产品,以及全面的百科知识!无论是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还是知识问答,我们都将第一时间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