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手游/从动物到神的荆棘王座 | 关于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

从动物到神的荆棘王座 | 关于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又出了本书,中信出版社蹭了个热度,叫《今日简史》,和前两作《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合起来并称「简史三部曲」,不知道下一本书出来...

尤瓦尔·赫拉利又出了本书,中信出版社蹭了个热度,叫《今日简史》,和前两作《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合起来并称「简史三部曲」,不知道下一本书出来,中信出版社又会给出什么石破天惊的书名来。

从动物到神的荆棘王座 | 关于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

实际上《今日简史》的原名叫 *21 for the 21st * ,直译的话就是《21世纪的21个命题》,听起来着实像拼凑起来的机场文学,所以改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也可以接受。

其实说来,前两作简史这个名字都只是副标题而已,真正核心的在两个主标题,使用了拉丁语的 ,Homo Dues . 在拉丁语中是「智人」的意思,显然是在讲智人一步步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站在地球顶端的故事,而 Homo Dues 在拉丁语中前者译作「人」,后者译作「神」,那是在讲智人一步步踏上神的旅途。

这哥们是真心高产,质量也确实过硬,毕竟一个历史学的教授关注的领域横跨了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等,写出来的内容视野无比宽广。

不过作为 *** 利器的三本书,听过读过的人不少,但是耐心读完的恐怕没有多少,初版是希伯来语写就,到美国翻译成英语,再到中文。我也是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才算是看完。

看完之后,就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个同样高产的作家,凯文·凯利,同样是一心关心人类终极命题的作家,大部分观点基本一致的,结合着凯文·凯利的三部曲,再看简史三部曲,就快很多了。

这篇文章不是尤瓦尔赫拉利的解读,更多的是依托赫拉利的三部曲衍生开的消化和思考,以及对行业发展的观瞻。相比于凯文·凯利在行业内浸润多年,尤瓦尔·赫拉利作为历史学家出身,他的风格会更偏向宏大叙事,尽然在《未来简史》《今日简史》里用广博到巨细无遗的事例阐述观点,仍会给我留下一种身处星辰大海茫然四顾的感觉。

## 科技是人类献给自己的毒药

如果有一种外星生物,能自由的跳出时间维度,就像《你一生的故事》中的七肢桶那样,站在人类命运之外观察人类的发展,会发现人类进化虽然蹒跚,却一步不停,像一个颟顸无知的幼童必然会长成大人。

凯文·凯利用书名表达了一切,《失控》,人工智能的发展无可避免,机器取代人力势在必行。凯文·凯利认为,科技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生命体,一种在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之外的新一种生命形态。

科技作为伴随人类发展带来的产物,「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科技蓬勃发展,无法中止,因为科技带给人类的融合与进步史无前例,而人类又无法摆脱科技发展后种种便利的诱惑,更无法磨灭对整个宇宙越来越重的好奇心。

在社会学,它叫做「制度的自利惯性」,用来描述大公司的垄断等等行为。对科技来说,其自我发展的惯性,推动着未来越快来临。

同时,与之伴随二来的是科技发展带给人的阵痛,眼花缭乱,焦虑迷茫。这种痛觉是如此清晰以至于处在时代洪流里的人,充满了焦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都太快了,我们回头看看几次人类史上的革命。

农业革命大约在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持续了千年,从原始的狩猎采集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开始依河而居,全身心的投入到如何操作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中去。千年的时光,以25年为一代人计算,经历了40代人,才完成了这次转变,对于身处变化中的人们,几乎不可感知。

之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100年的时光人类完成了从完全的手工劳作向机械化劳作的改造,工厂,火车,轮船在这百年的时光问世,轰轰烈烈。而这100年,是4代的时光,新一代接受新技术,老一代退出历史,认知体系的交替自然而然。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三十年,石油、电力带来了生产力的爆炸发展,资源和生产力的快速偏移,这种变化似乎已经开始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能力。于是新兴国家崛起,也带来了世界大战。而这30年,一代人,自然更迭。

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他的起止时间,我们只知道,二战结束后,几乎每几年都有革命成果问世,原 *** 、空间站、计算机、克隆……每一项技术都足以改变世界。这次革命带来的是就业人口的飞速增长,而且变革多发生在战略层面,作为个体对时代变迁的焦虑并不敏感,真正敏感的是每个国家,于是有了冷战、军备竞赛。

从21世纪开始,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无法详尽描述,系统科学广泛应用,每一项技术令人眼花缭乱,我们甚至无法描述什么才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新能源?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各类技术融合、创新、深化,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无数新鲜名词冒出来,数字化制造、大数据革命、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机器自组织、自动驾驶、VR、下一代 *** 通讯,3D技术……作为个体,已经无法通过认知去覆盖全部,爆炸的信息充斥眼前,变革时时刻刻在发生。

## 世界在变,焦虑永恒

技术的革新速度不再以年代计,许多技术从出现到成熟到大规模应用,只有数年。而一些行业从红红火火到淘汰,仿佛转瞬之间。而且技术的革新从工业生产开始大规模的转向人类个体,深入到每家每户,这种分分钟翻天覆地的节奏,已经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认知强度。

所以焦虑在所难免,你想象一下,一位研究了许多年塞班系统的资深工程师,忽然间诺基亚破产了,塞班淘汰了,已入中年的工程师何去何从;一位车站多年工作的售票员,忽然间自动售票机和自动验票机大规模铺开,工作岗位还能剩下多少。

所以,许多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带着些许危言耸听的意味,一次次拉近未来来临的时间,有机构说,50年后,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行业将消失。于是就有机构说,30年后,90%的岗位都将被机器取代。

而在2013年牛津大学的一份《就业的未来》研究报告,调查各项工作在未来20年被计算机取代的可能性。根据他们所开发的算法估计,美国有47%的工作有很高的风险被计算机取代。

到了2033年,电话营销人员和保险业务员大概有99%的概率会失业,运动赛事的裁判有98%的可能性,收银员97%、厨师96%、服务员94%、律师助手94%、导游91%、面包师89%……

这个时间一直在被缩短,去年斯坦福发布了一篇报告《人工智能百年研究: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描述了人类在30年后,从社会制度到家庭生活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30年,大多数人将面临的不再是找不到工作的问题,而是没有工作可以做的问题。人们不无调侃的说,人类世界的未来只剩下两种人:程序员和送披萨的。而在去年,美团无人配送事业部成立,似乎告诉我们,可能连送披萨的都没有了。

当然,未来的人类,更可能面临的局面是无工作可做,也不用再工作。它所带来的结果,将是社会阶层的必然分化和固化。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描述的更为直接:

1. 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失去意义,失去价值

2. 人类整体仍有价值,但个体不再权威,由外部算法决定

3. 有些人仍不可或缺,而这一部分人由人类极少的经营组成,而且是与科技结合的「神」。

当然,作为人类个体,必然是无法接受这种毫无作为,成为蝼蚁的命运,反抗和争夺权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但是,聪明的人类又最擅长于反思和操弄人心。作为潜藏着的精英阶层,如何安抚乃至麻痹底层人群将会是未来社会结构构建的一条重要课题。因此在未来,游戏、艺术、音乐、影视、体育会继续蓬勃发展,奶头乐将牢牢的把大众安顿在数据森林构建起的母体里,娱乐至死。

如果这一切预言都是真的,那人类进化成为「神」,这种更为宏观的意识之下,人类将变得毫无生气,甚至没有灵魂。

尤瓦尔·赫拉利花了大量篇章在讲人类的灵魂和人类的意义,无外乎是再说,人有灵魂,有心灵,人通过为自己虚构的共同想象,构建起了人类的生存意义。通过这些虚构的意义,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协同工作,进而让人类力量不断变大,进而主宰世界。

可是上边所描述的未来,怎么看都是在让人类失去意义,失去价值。宗教死亡,人成为神,人类构建起的意义之网支离破碎,未来将变得一片虚无。

当一切变得虚无的时候,哲学就诞生了。

## 从夹缝中寻找一线光明

整部哲学史,可以看做是人类努力寻找意义、拯救自我的过程,宗教、犬儒主义、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迷因学……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每一次思索,人类都在挣扎着努力摆脱虚无。

关于意义,尤瓦尔·赫拉利讲了两个新的「宗教」,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

科技人文主义认为结合了科技的神人,将会仍然保留基本的人类特征,同时拥有升级后的身体和心理能力,用来对抗最复杂的无意识算法。具体来说,科技人文主义就是希望人类自身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心智的升级,通过心智的升级,可以避免被野蛮生长的人工智能甩出历史舞台。

就像人类只能看到光谱中一小段那样,而随着心智的升级,心理的频道会比曾经体验到的更加宽广,人类也就能探索更宽广的心智新大陆。

而数据主义所信奉的诫命更加复杂,他们相信全人类就是一个数据系统,每个人都是处理数据的芯片,万物互联之后,自然会有系统产生算法,处理那些巨量的数据。人类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意义,只有算法会告诉你什么是意义。

这看起来异常恐怖,瞬间就会联想到《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的场景,数据森林构建起的母体,庞大而纷乱的 *** 无穷无尽的摄取着人类个体的数据,进而在更高的层面由算法产生结果。

数据不会在意个体,更不会在乎人类的需求,正如人类对于其他动物的态度一般。

这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却有近在眼前的未来,和赛博朋克里昏暗的未来景象是如此相似。在更高的意志之下,万物如蝼蚁生存。

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智人不断的对抗着这来到地球后的大多数灭顶威胁,战争、瘟疫、饥饿、灾难……在新的千年里,人类向着新的目标发起冲击:死亡与永恒的幸福。

而更近的威胁更在人类自身,小小的松果体内,是否藏有灵魂?未来,在庞大的母体意识之下,自我存在的困惑将如何解决?这已经不再是萨特一本《存在与虚无》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未来,永远是一个让人充满困惑的命题,尤瓦尔·赫拉利无法预知,凯文·凯利无法预知,我们也无法预知,抓紧升级心智,对抗未来,避免成为母体下渺小的个体,才是我们摆脱焦虑的唯一手段。

萨特说:他人即 *** 。冲破桎梏,认识自己,这大概就是意义吧。

————

看了一下提纲,写了大概不到一半,从宏观上探讨了必将到来的未来,到后边越写越彷徨。焦虑已经成为身处中国的现代人都有的特质,也难怪知识付费的浪潮一波一波。在下一篇里,我要接着写这个命题,从更微观的层面,更近的视角,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把上文那些形而上的内容拉回现实,看看在当代世界里,我们的困境究竟在哪,机遇究竟在哪。

关于写作本篇所读的资料、研报、书籍会在下一篇完结后列出。

个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邮箱删除:25538@qq.com!

相关文章

CVCV资讯网

为您提供重点新闻资讯,优质的产品,以及全面的百科知识!无论是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还是知识问答,我们都将第一时间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