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手游/【快资讯】

【快资讯】

一代才女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去世,一周之后遗体才被发现,身边竟然还有准备好的遗嘱,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张爱玲提前知道自身的身体状况,并预感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于是提前写好遗嘱?...

一代才女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去世,一周之后遗体才被发现,身边竟然还有准备好的遗嘱,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张爱玲提前知道自身的身体状况,并预感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于是提前写好遗嘱?

【快资讯】

在外人看来,昔日的才女晚年孤独落魄,没有家人的陪伴,又无孕育子女,逃不开的是苍凉和孤寂。许多人认为张爱玲的晚年是令人唏嘘感叹的,甚至是凄楚可怜的,然而事实是这样吗曾经风华绝代,风光无限的才女究竟度过了在怎样的一生?为何与原生家庭背离,遗产也留给了好友而非亲弟弟呢?

逃离父亲——饱尝冷漠与无情出生的前几年,大概是张爱玲童年中少有的幸福记忆,作为富家 *** ,又是家中长女,从小便享受着仆人成群的生活,自然也是得到他们的悉心照料。她的生活是充满着云片糕、松子糖的甜蜜,张爱玲在作品中提到那段时光时,总喜欢用华丽的色彩、温暖的笔调描绘出一种舒适、悠闲、慵懒与静谧的生活感受。

张爱玲家境显赫,是清末贵族家庭出身。她的母亲黄逸梵是一位新时代的女性,独立是她一生的追寻,不同于全身心依赖家庭与婚姻的传统女子,她有着新式的思想和做派。母亲英语极好,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唱唱歌、弹弹琴是她的习惯和爱好,她懂得礼仪,举止优雅,又识人眼色,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张爱玲的孤傲与独立大抵上是遗传和学习了母亲。

相比于母亲,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却是一个不着调、不称职的人。因为享有万贯家财,便沾染上了少爷们的不良习性,即使是娶妻生子之后,仍旧整日不思进取,逛窑子、吸食 *** 、好赌钱,可以说是吃喝嫖赌样样不落。这在黄逸梵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她曾多次规劝丈夫,却始终无果,最终丈夫的行径让她心灰意冷,忍无可忍,于是她动了离婚的念头,毅然决定舍身离家。张廷重虽然不务正业,但也不愿意把整个家拆散,面对家庭变故时耐心示好,甚至搬动了儿子女儿,却终究无力回天。

黄逸梵去意已决,心如铁石,任谁也撼不动这座大山,无奈之下,他只好同意离婚。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少有的一件事,多是丈夫休妻,妻子主动要求离婚是鲜有耳闻的事情。离婚后,黄逸梵分文未取,净身出户,把偌大的家产和一对子女都留给了丈夫,自己则去往国外生活。父母的离异是张爱玲不幸生活的开始,很快生母便去了法国,父亲也娶了一位继母。

多年来,张爱玲遭到继母和父亲的刻薄对待,以至于她最终选择逃离父亲的家,去投奔生母。与黄逸梵离婚,张廷重心理是有怨气的,他心里责怪其狠心与凉薄,同时也把这份怨气发泄在了张爱玲姐弟身上。张爱玲中学即将毕业那年,她喜出望外地得知了生母回国的消息,于是跟父亲说了一声便去和生母团聚。这件事被继母知道了,她却丝毫不体谅张爱玲,反而大发雷霆,并以一番声嘶力竭作为回应:“离开家竟然不告诉我,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亲?”

说罢,竟是气焰高涨,越发狠毒地一巴掌打在张爱玲脸上。张爱玲本能地要还手,这时正巧父亲回来了,继母便和仆人使了一个眼神,两人便将一切罪责都推给张爱玲,恶人先告状:“好啊,你敢打我,你竟然打我!”。张爱玲一下子傻了,惊讶地愣在原地。父亲张廷重听到妻子的叫喊声后,火气蹭地一下子就上来了,不由分说,恶狠狠地揍了张爱玲一顿,为了防止其逃跑,还把她锁在屋子里闭门思过。

张爱玲被他打的狠了些,头昏脑胀,半天缓不过神来,她扶着头,晃了晃神,手上摸到了血时,这才赶紧跑到浴室去照镜子。她的头发被揪地散落下来,像个炸了毛的鸡,脸上也 *** 辣的,红手印像是刻在了脸上,半天消不下去,嘴角也流出殷红的血来。父亲当时气极了,打了她很久,折磨这张脸还不够,张爱玲小小的身板竟被父亲恶狠狠地推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打得她泣不成声,抱头求饶这才作罢。后来张爱玲生病得了痢疾,父亲竟也狠心不给爱玲医治。

足足拖了半年的时间,张爱玲眼看就要一命呜呼了,后来是仆人劝告,不要背上“恶父”的罪名,父亲这才同意给爱玲治一治病。远离母亲——积攒了足够的失望不幸的童年往往是许多作家成长的催化剂和动力源。张爱玲恰巧是这样一位从童年的不幸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因为缺乏足够的爱,她的一生仿佛都笼罩在一层阴影之中,她渴求爱,追寻爱。

在张爱玲成长的关键时期,她并未从父亲那个家里得到关爱与同情,父女关系十分紧张。在张爱玲病情加重的时候,父亲甚至一度不带她看病,任其病情恶化,于是张爱玲一心逃出那个冰冷的家,她来到了母亲的身边,期望得到渴望已久的爱。生母得知张爱玲要投奔自己,便悄悄给她送话,一旦离开了现在的家,大 *** 锦衣玉食的生活便再也回不去了,从此少不了物质缺乏的困窘。

即便如此,张爱玲还是投奔了母亲。因为很小的时候,母亲便离开了孩子们前往法国生活,张爱玲和母亲真正相处的时间十分短暂,再加之黄逸梵生性冷淡漠,母女二人的情感连接也并不强。即使是母女俩上街,偶尔拉拉手这样的平常小事,都让张爱玲有一种生疏感和神秘感。父亲对张爱玲的教育是旧式的私塾教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发现了女儿的写作才能,并且对此极力赞赏的,抱以极大的肯定。

然而张爱玲的母亲,文学鉴赏力并不高,也丝毫不看重女儿的写作能力,更没有发现她身上的才华。她只是希望张爱玲成为新式淑女,成长为她所期待的样子。黄逸梵给了女儿张爱玲两年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做一名淑女,从洗衣、做饭、走路姿态、识人眼色等方面教育张爱玲。然而人无完人,张爱玲的才华在写作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其他方面就显得愚笨木讷了些。从小习惯了家仆的伺候,即便付出了一番努力,她对这些却是不怎么开窍,怎么也学不好。

张爱玲不会削苹果、费了很大的努力才学会了补袜子、连续三个月坐黄包车去医院,仍然不认识路。不佳的表现让她备受打击,母亲的抱怨和苛责更是让她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原本张爱玲这个年纪应该建立的自信几乎统统被击碎了,她脆弱的心灵上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枷锁。在冰冷的家庭氛围里,张爱玲与孤独寂寞为伴,养成了孤傲敏感的气质,缺少了爱的抚慰,她没法将内心打开,只能将需求与情感隐藏起来。

她对于他人的情绪表达极度敏感,过分专注自身的情感体验,母亲的一次次抱怨与不满没法在她耳边简单飘过,而是一点一点地堆积、沉淀在她的内心深处。累积的多了,便产生一道道裂痕,裂痕又变为无法言说、难以弥补的间隙,横亘在母女两人之间。当年母亲抛下自己一走了之,很长时间,不闻不问,也对此并未展露出矛盾与痛苦,对此张爱玲心中是有芥蒂、不满和失落的。投奔了母亲,吃穿用度都得向母亲伸手要钱,母亲的情况比不上父亲,她常常卖掉家中的古董一次增加生活的费用。

张爱玲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她生活的开支,因此母亲常常直截了当地向张爱玲表达这种不满。“都是因为你,我得为你支付补习费用,这周的咖啡就只能泡汤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不满,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了巨大的震荡。攒够了失望,便内心绝望,对于母亲也产生了嫌隙,一颗渴求关爱的心便从此不再向母亲敞开了。后来张爱玲因写作成名,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便用二两金子清算了母亲的金钱养育。

此时她的母亲才幡然领悟,明白了女儿的所思所想,悔恨当初表现得过于冰冷,让女儿会错了意,伤了女儿的心。其实过惯了小资生活的母亲,面对独自一人养育女儿的物质压力,是有不满的,但其中更多的对生活本身的反抗与不满。但在极度缺乏又渴求关爱,性格敏感压抑的张爱玲来说,她只能看到母亲对自己的失望,听到母亲的抱怨不满,而母亲抱怨背后的其他原因,她是顾及不到、释怀不了的。求学之路虽坎坷,写作才华依旧彰显

张爱玲的在校教育经历了几多坎坷,她既有读私塾的经历,后来又一门心思去学校念书,功课虽然十分优秀,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毕业。张爱玲的父亲是从典型的封建家庭中成长起来,他从小读私塾,也只认准了私塾的好,不愿女儿到学校读书。而张爱玲的生母是活脱脱的新时代女性,英文极好,也擅长跳舞唱歌,对张爱玲的教育更是十分重视,她专门为张爱玲请来了家教。黄逸梵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曾为了送女儿去学校上学跟丈夫大吵了一架。

后来张爱玲考入了香港大学,在此期间她学习刻苦用功,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与母亲和姑姑书信来往时只用英文。学校二年级的两个奖学金,竟然全被她一人揽下,彼时张爱玲也希望像母亲一样,去英国留学,继续深造。然而时事动荡,1943年的香港爆发了战争,港大也于5月份停学,战火越发严重,学校也被烧毁。张爱玲几年的努力全都化为泡影,不仅丢了证书和荣誉,到最后不仅留学梦泡汤,竟是连香港大学的毕业证也拿不到。

虽然没有名校的毕业证书,但她的才华确是难以掩盖的。《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等小说被翻拍成影视作品,红遍大江南北,即使是今天,张爱玲仍然有很多忠实的读者。婚姻——渴求爱的延续在最重要的亲人身上,张爱玲看到的爱意与关怀是及其匮乏的,这是她个性中敏感、含藏自卑的症结所在,同时也影响到了她的婚姻。

张爱玲的两任丈夫都比她大了好些,她在“大叔型”的恋人身上,弥补父母的缺位,更容易得到体贴与关爱,以此来抚慰内心深处那个长不大的小孩。张爱玲24岁时和之一任丈夫胡兰成结婚。胡兰成比张爱玲大了14岁,张爱玲在胡兰成的身上,找到了自已一贯缺失的东西,便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投奔了他。即便胡兰成本身劣迹斑斑,是臭名昭著的汉奸,是情场老手,是用情不专的恋人,所幸后来因为种种矛盾,张爱玲最终离开了胡兰成。

1956年8月,36岁的张爱玲和赖雅结为伴侣,第二任丈夫赖雅,大了张爱玲足足29岁。张爱玲对丈夫赖雅既包含男儿的情爱,又有着父亲般的敬佩,和这个大龄男人的相处,让她感觉到了温暖与幸福。几年之后赖雅瘫痪在床,张爱玲在其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尽心竭力地照顾赖雅,直到送其离开人世。赖雅死后数年,张爱玲以赖雅太太自居,并改名为爱玲·赖雅,她一人生活在美国,与父母和弟弟切断了联系。

她依旧选择了自由的生活,坚守着对独立的追逐,不依附于任何人。自由自在地活着,然后悄然地死去,这是她选择的生活方式,或许少不了孤独与寂寥,但她的内心是自在的,她是遵循本心,为自己而活着的。在这个世界上,万物虽然相互依存,却又自由独立,没有谁的生活是完全依靠别人给予的力量才能支撑起来。

能撑起自己头上那片天空的,永远都是自己,是自己强大的内心。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邮箱删除:25538@qq.com!

相关文章

CVCV资讯网

为您提供重点新闻资讯,优质的产品,以及全面的百科知识!无论是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还是知识问答,我们都将第一时间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