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回合制/(李向东)庄子的寓言十九,你知道几个?

(李向东)庄子的寓言十九,你知道几个?

桃花源记 [ 魏晋 ] 陶渊明古人讲道理和表述自己的感想或者感悟,多运用一些寓言故事。庄子所谓寓言十九,就是用寓言故事来讲一些道理世人往往会容易理解和接受十言中的九言。...

桃花源记 [ 魏晋 ] 陶渊明

(李向东)庄子的寓言十九,你知道几个?

古人讲道理和表述自己的感想或者感悟,多运用一些寓言故事。庄子所谓寓言十九,就是用寓言故事来讲一些道理世人往往会容易理解和接受十言中的九言。又谓“亲父不为其子媒。其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誉之。”在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地点、时间等多运用谐音、拆字、隐喻等手法,以增强其所寓意、增强想表达的效果。结合我所理解的儒释道的理论,尤其是道家的经典论著,经过我长期反复的思考和理解,对靖节先生的《桃花源记》做了很多学习和研究。现将学习和研究的结果整理出来,以供感兴趣的朋友交流和喷饭之用资。桃花源可理解为“逃出幻化之境,复返生命本源,回归本真、回归本来,活回人本来的生活、本来的样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晋太元中看似年号,细思其意则别有洞天,“晋”通“尽”,尽头,表示“极”意;太、元则有最开始、最初的意思。一画开天地即是太极。晋太元中内涵“太极”之意。 武陵人,谐音“无灵”,就是“无意识”“无心”的空空道人。一念不生(无意识、无心的“武陵人”)全体现(桃花源)。捕鱼为业,鱼在道家常常喻为“道”,庄子笔下的“鲲(北冥有鱼)”就是用来喻道,得道的形象也常常比喻为渔夫。伊尹的“碧溪垂钓”,臧地丈人(姜太公)的“其钓莫钓” ,庄子笔下的“渔夫” 等,又有“得鱼忘筌”之说。整句可作此意会:在太极之处一念不生的空空“无灵”道人以修道为业。缘溪行,就是“上善若水”(几于道) ,庄子描述为“泛若不系之舟”;释家称之为“应无所住”;儒家定义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忘路之远近,就是达到了“无天无地无人无我”至臻的至人境界。“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天地》”物我兼忘,冥会自然之真。忽逢桃花林就是“解悟”、“顿悟”、“悟道”的境界,是逃离幻化的一段心理历程。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顿悟后,心无杂念、一念不生,顿感神清气爽,鲜美无比,美仑美奂。和未悟之前的“五阴炽盛”之困苦不堪形成鲜明的对比。故有“渔人甚异之”的感慨。夹岸数百步,则是在说明悟道之后的“修道”、“修行”。数百步则说明还有一段很长的修行之路要走。“悟道”前的“”修行 往往是“盲修瞎练”,只是在为“悟道”打基础。只有在 “悟道”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入门”,才是真修真练的开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复前行,此 “复” 字一般的理解为“继续”,其实“复” 字蕴含“复返”之意,是往回走,是回家的路,是返回道生命的本来,返回到“一”(得其一,万事毕),返回到“道”。后面“复行数十步”的“复”也是这个意思。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只有返回到最初、返回道根本,才是道运行的开始。穿越“桃花林”,到达溪水的尽头,便得到一座大山,山中有一个小洞口,其中闪烁着微微的光亮。此处则是在讲“悟道”后,向着返回到最初的方向前行,也即通过“悟道”后的修行,达到了“大定”的状态(山代表静、定)。此刻的“静”非有意于“静”,是无心、无意的静(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乃不知静之为静,万物不足以挠心,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山有小口,就是“静定”中自然呈现的“玄牝之门、天地根”,《易经》所谓“复,见天地之心”。此“小口”能生万物, 万物皆有此出,也就是“圣人一守司其门户” 的门户。仿佛若有光,就是《老经》第27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舍船,舍掉“我”、“我的执着”、“我的意识”等,收敛浮华,一归笃实,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老子第16章所谓“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其复。”邵子云:冬至子之半,天根理极微。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一阳初动,其机甚微,靖节先生描述为“初极狭,才通人”。此机即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此气为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须勿助勿忘的自然状态集得此气。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复行数十步,就是继续往返回的方向前进,即由此小口进入先天至臻的状态。豁然开朗,如此则达到了孟子“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浩然之气”的豁达开朗意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此段描述的是由“小口(玄牝)”回到先天的一真景象。老子描述为“小国寡民”;佛家描述为“极乐世界”;儒家描述为“大同”;曹雪芹的《红楼梦》描述为“太虚幻境”;《易经》描述为“群龙无首,吉”。此状态的表现为:欲止神安,物各自然,各守其分、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食不求味精、衣不著鲜美,自然静谧、恬淡和美、上恬下熙、亲亲长长、宅宅田田 。民爱君如父,君视民如子弟,一派纯任自然祥和之气贯穿其中(桃花源)。有人或许会说那是理想中的社会,是神话 ,现实中不存在。其实不然,用一句歌词来说“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心”。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无欠无余”的社会在按其自己固有的规律在以坚定的步伐向前发展,我们的这颗复杂的“心”却“无故”的按我们自己的意愿和价值判断标准任意的去其定义、评判和取舍,并且执着于其中,乐不知疲自得其乐而忘乎所以。殊不知“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本来是“大道甚夷、大道至简”,直接被我们的人情繁乱活生生干成乌烟瘴气而自毁其安乐。使自己无法回到那份本来、本有、本真的静谧和安详。要想回到本来其实也很简单,“放下即可!”。孟子所谓“学问知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等我们真正觉醒的那天,此等景象自然现前。也就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窗外意迟迟(悠然逍遥状)” 的意境。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 鸡作食。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我们皆为逆旅在外的游子,一朝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回到了我们魂牵梦绕的老祖屋,见到了至亲至近的父老乡亲。虽逆旅在外忘记归途,儿时记忆尘封已久却从未消失。“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的“母子之感”超越时空永恒存在。“母”与“子”之间的感和应随着返回故土也变的更加直接、明显和强烈。故有文中“见渔人,乃大惊”。见游子归来,父老乡亲殷勤备至,把游子请回家中,设酒 *** 鸡作食以淳朴和真诚来招待这位迷途归返的游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家乡故土皆为故人,听游子迷途归来都前来嘘寒问暖。桃花源内人自述桃花源的由来,一般理解为先世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和乡亲来到这个绝境,从此在此繁衍生息再也没有出去过,于是就和外人间隔开了。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不知桃花源外已经经历过汉朝,就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地方我认为作者靖节先生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此处的“秦”通“情”,是躲避“情乱”。对曹雪芹先生《红楼梦》中秦可卿这个角色的思考对我产生很大启发。《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判词为“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虚幻的“情”既高且深如天似海,情之泛滥必然导致 *** 不堪。莫说不肖子孙都出自荣华,其实初造成祸端本自安宁。 此处“秦可卿”的“秦”即通“情”,即“情可倾”。秦可卿在人物角色设计上我认为也非常巧妙,现实中秦可卿和老公公贾珍私通搞破鞋以至“命丧天香楼 ”的悲惨结局,这种行为在世间这可谓不堪到了极点,意指情之泛滥的结果。而在太虚幻境中秦可卿则是以警幻仙姑的人物设定存在。警幻仙姑超凡脱俗和世间和老公公私通搞破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秦可卿(情可倾)的“情”是可以倾倒掉的,倾倒掉“情”即是“清静安宁”“仙姑”,任“情”泛滥就是“荣华”、“秦可卿”。“清静安宁”、“仙姑”和 “荣华”、“秦可卿”是同体的,区别就在一个“情”字,也就是人的一个“欲”字。所谓“灭人欲,存天理”。《红楼梦》关于秦可卿还有一个巧妙的设计,秦可卿的弟弟唤作“秦钟(情种)”,秦可卿的父亲“秦业(情业)” 。秦可卿和秦钟是秦业收养的,秦业并非秦可卿和秦钟的亲生父亲,她们的亲生父亲不知道是谁?或许曹雪芹先生想表达“情”这个东西是没有来源的,是没有亲生父亲的,是由我们“业”力(情业)捡来“情种”和“秦可卿”并抚养长大的,最后也都不知所以的死去(消失)了。率妻子邑人是先人率妻子邑人,先人就是“父”,带领“母子”和“邑人(同乡)”。就是我们的“元神”带领我们的“眼耳鼻舌任意”一众为了避免“情乱”来到了这个“绝境”。绝境即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也就是这个“道境”、“桃源圣境”。也就避免了情泛滥而浩瀚(不知有汉)无边、没有尽头 (无论魏晋),从而引发无穷无尽浩瀚无边的苦厄。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渔人给桃花源内人一一讲述了秦以后汉朝和魏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战乱局面,桃花源内人纷纷表示叹惋。 或许靖节先生表达暗喻是不避“秦(情)”乱,任由“情”泛滥,以至于有后来的“浩瀚无边、无有穷尽、无有尽头”,演变出来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非种种。桃花源内人对这些是非种种、悲欢离合表示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内皆为至亲故友(眼耳鼻舌身意),分别邀请游子(渔人)回家以叙旧情,并出酒食殷勤款待。渔人长期逆旅在外,对源外的习气沾染甚深,停住数日后便要离开桃花源。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外人道也”大多数理解为不要和源外的人讲述源内之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是不要给源外人讲述,是给源外人讲了,源外人是听不懂的。不是不讲,是没有办法讲。桃花源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一种境界,非语言、思维所能表述的。老子第36章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同样也是表述这个意思。非不示于人,实难示于人、无法示于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从桃花源出来,“得其船”和上面的“便舍船”相对应 。由“无我”的状态重新进入“自我”的状态,进入“自我”意识的老路上。并且用意识描述了那个不可描述的状态,来了个梦中说梦。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经典,譬如《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的各种对道的论述。对悟道、修道、得道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这些“处处志之”都是悟道、修道、得道的论述,是“指月”而非“月”。所以说《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帮助我们悟道、修道、得道,但是它们里面并没有道。《老子》中讲到“学不学”,是学会那个“不学”,是通过学习学会那个“不学”,而不是学习本身。此处有点绕,大家慢慢体会。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再次来到郡中,向郡太守报告了自己关于桃花源的见闻。郡太守派人跟随渔人按照其描述的情况去寻找桃花源,结果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南阳一个叫刘子骥的高尚人士听说了关于桃花源的传说,便饶有兴趣的按渔人的描述去寻找桃花源,结果也是没有找到桃花源,并且在寻找的路程中病死,自此以后便没有人再提桃花源的事了。渔人发现的美轮美奂的“桃花源”无端成了传说,成了大家千百年来的一个“向往”、一个“谜团”。其实桃花源压根就没在我们的意识里,我在文中反复强调过桃花源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之中,非语言逻辑所能及的。靖节先生对《桃花源记》结尾已经明确指明了这一点,只不过是运用了巧妙地暗喻不容易发现罢了。太守其实就是我们的“识神”,掌管着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一切。“识神”太守遣人随其往,所遣的人其实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它们是不可能找到桃花源的。作为高尚人士的南阳刘子骥其实就是我们的“意识”,南阳代表南方之强意识,刘子骥就是“骐骥骅骝”一日千里的马中精品千里马(靖节先生做了巧妙的艺术加工)。所谓“心猿意马”,南阳刘子骥就是我们的强意识,由于桃花源不在意识里,所以也注定了“南阳刘子骥”至死都不会找到桃花源。

《庄子》天地篇里面有这么一段描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罔象,罔象得之。黄帝曰:“异哉!罔象乃可以得之乎?”” 黄帝到赤水河北边去游玩,登上昆仑山顶向南方眺望,返回的时候,发现随身携带的玄珠丢了。他派 “知”去找,没有找到(知不足以得真);又派离朱去找,也没有找到(非色可以目取);又派喫诟去找,也找不到(喫诟,言辩也。非言辩可论)。最后,黄帝派罔象去找,罔象找到了(罔象者,离声色、绝思虑、非言辩,无心之谓也)。轩辕黄帝说:“奇了怪了,只有无心的 “罔象”才能找到玄珠吗?”。丢了玄珠的轩辕黄帝派出寻找玄珠的人,也就是《桃花源记》里这个太守所遣出去找桃花源的人,刘子骥也被黄帝派出找玄珠的,它们都是无缘桃花源的,所以靖节先生都安排了他们找不到桃花源。黄帝是谁?有玄珠的轩辕黄帝就是我们“元神”武陵人,他时时刻刻住在桃花源;丢了玄珠的轩辕黄帝就是我们“识神”太守,是无缘桃花源。正如黄帝所言“奇了怪了,只有无心#的 “罔象”才能找到玄珠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有无心的“罔象”才能找到玄珠。“罔象”是谁?他就是《桃花源记》开头找到桃花源的“武陵人(无灵、无心之人)” ;玄珠又为何物?玄珠就是我们这里的“桃花源” 。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邮箱删除:25538@qq.com!

相关文章

CVCV资讯网

为您提供重点新闻资讯,优质的产品,以及全面的百科知识!无论是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还是知识问答,我们都将第一时间为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