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回合制/安徽只能垫底?这几天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两会”

安徽只能垫底?这几天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两会”

这几天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据《问道徽商100人》统计了解到,截至2024年1月26日9时,全国已有29个省份及直辖市公布了2023年G...

安徽只能垫底?

安徽只能垫底?这几天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两会”

这几天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据《问道徽商100人》统计了解到,截至2024年1月26日9时,全国已有29个省份及直辖市公布了2023年GDP。

先来看中国国家2023年GDP,2023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这一增长离不开各省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长三角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存在,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开放、最发达的地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前进的主引擎。

1月23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先后公布各自2023年GDP成绩。

《问道徽商100人》了解到,2023年上海GDP为4.72万亿元,江苏GDP为12.82万亿元,浙江达8.26万亿元,安徽为4.71万亿元。

图为2023年长三角GDP超30万亿(图片来自于 *** )

这一组数字加起来极为恐怖,据计算2023年长三角地区GDP累计达到30.51万亿元,约占去年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换句话说,光长三角这片区域的经济总量就足以撑起中国国家GDP的一角,当然这一数据即使放在全球也能排得上名次。

如果将长三角三省一市看成一个单独的国家,其2023年的GDP不仅赶超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甚至超过了人口大国印度,与德国共同位列全球第四。

横向对比来看,这也是长三角地区首次突破30万亿元,按照三省一市的经济增速计算,2023年长三角GDP平均增速为5.65%,高于京津冀地区5%的经济增速。

共同做大长三角经济增长这块大蛋糕,离不开江浙沪皖各省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3年,上海GDP为4.72万亿元,以100亿的“微弱”优势反超安徽, 保住了“长三角龙头”的地位。

浙江以6%的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地区一马当先,迈上了8万亿的新台阶。

江苏经济常年位居全国第二,也是全国除了广东外唯一在十万亿级奔跑的省份,其今年也迎来了第五个“万亿之城”——常州,截至目前江苏有5个GDP破万亿的城市: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

图为2022年安徽GDP领先上海位居全国第十(图片来自于 *** )

反观安徽,2023年其GDP表现与上述省市与众不同,甚至还“跌了个跟头”。

2023年安徽GDP为4.71万亿元,增速5.8%,这一速度在长三角仅次于浙江。虽然创下新高,但这一年安徽的GDP排名却不是上升或平稳,而是走向下跌,仅仅过了一年就又被上海反超。

2022年安徽经济总量为4.5万亿,首次超越上海的4.47万亿,位列全国第十,但 *** 还没坐热,2023年其GDP就又跌出全国前十,在长三角地区中更是处于末尾。

从前十再到跌出前十,安徽的GDP走势如同过山车般游走,不得不令人惊奇。

这很难不让人疑惑:安徽在长三角真的只是垫底水平?安徽何时才能摘掉“贫穷”的帽子?

科技创新足以 *** 出一条血路

大部分人提起长三角,都会想起国际大都市上海和富饶繁荣的江浙,这片地区就是江浙沪大本营。

但别忘了,长三角还有一个重要成员——安徽。

图为 *** 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文件(图片来自于 *** )

2019年12月1日, *** 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份规划中安徽全省都被划入了长三角的范畴之内。

至此,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

虽然官方高层明确长三角需要安徽加入,但民间对于安徽是否有资格加入长三角始终抱有怀疑态度,最主要的就是安徽经济实力与江浙沪相差过大。

此外,安徽内部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光合肥的GDP在省内占比就接近30%。头部企业、优质企业少, 2023年《泽平宏观》评选的“中国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安徽甚至连一家企业也没有,这让安徽很难不在江浙沪面前相形见绌。

但在中央推动下,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成为一名正式生,此后经济发展更是表现出强悍凶猛的一面。

那问题来了,为何仅过一年安徽GDP又被上海反超?

事实上,用GDP来衡量安徽和上海的城市实力是不明智的,GDP排名不仅是城市的经济实力展现,更反映了它们在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今年《 *** 工作报告中》中,上海提出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五个中心”。成为世界顶尖水平,是上海在自身使命中必须要有的作为。

这就表示,上海经济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注定与各省不同。

细分来看,上海产业以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一点与安徽有着质的差别。

安徽多年来更侧重于传统制造业和农业,定位不同、发展思路不同让二者GDP没有任何可比性。

GDP更替本是件正常的事情,但联系到安徽入长和排名更替,有无数人纷纷唱衰安徽经济,认为安徽没有资格加入长三角。

但事实并非如此,安徽也并非在长三角垫底。

唯GDP论英雄,只会给竞争者带来沉重的包袱,也会让竞争失去原本的意义。

尽管在长三角地区中,安徽经济实力并不占优,但安徽却在长三角地区有着一张最特殊的王牌——科技创新。

安徽大气魄推动科技创新,给人留下极为深刻印象,2023年3月江苏党政代表团来安徽考察时,就曾参观了多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在今年安徽“两会”上,翻看 *** 工作报告,就能看到科技创新被放在了突出位置。

图为位于安徽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图片来自于 *** )

在安徽,量子计算、核聚变等技术成果迭代出新,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先进光伏制造等产业声势浩大,深空探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渐聚气势,新质生产力发展乘时乘势。

这五年,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这些科技重点攻关领域,安徽立项实施了一大批国家级联合攻关 *** ,其立项数量位居长三角之首。

2021年《科技日报》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重要突破中,安徽就独占4项,省会合肥更是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一起,获批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机构丰富、能力强、人才集中,强势的科技赋能推动了安徽产业集群发展,这些都是安徽的优势以及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何近年来安徽成为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一匹“黑马”。

2021年的长三角41市GDP增速前十榜单中,安徽就包揽前三,其中芜湖以11.6%的增速领跑。

有了科技这张王牌,安徽在长三角也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其后发优势也愈发明显。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路选对了,剩下的就是怎么走、怎么发展的问题。

纵然2023年安徽的GDP被上海重新反超,不少 *** 社交媒体对此评头论足甚至讥讽嘲笑,但讨论程度如此激烈,背后也传递出人们对安徽进一步发展的热切期盼。

这种结果不仅是对安徽省的一次经济检视,更是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次深刻认知。

我们深刻意识到,上海GDP之所以能超越安徽,是因为二者的战略定位和产业结构远远不同。

单从省市的战略定位来看,安徽很难与上海比肩,这是中央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就已确定,基本很难改变,那么安徽应该怎么办?应该在哪里发力?

答案很明显:产业。

这也是安徽与上海、江浙较量突围的好方向。

当前安徽和江浙相比在产业结构上仍存在缺少足够头部企业支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等问题,为了应对经济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等挑战,安徽需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但要明白的,胖子不是一口就能吃出来的,饭也需要一口一口地吃。

安徽没有江浙如此优秀的地理和人文条件,本土多年一直是传统的资源输出大省:皖江输送粮食,皖北输送棉花,甚至一度是劳务人口输出大省。

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已实属不易,可以说:在长三角,安徽不是更优秀的,但却是“最拼命的”。

图为安徽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整齐排列的汽车等待出口(图片来自于 *** )

安徽的优势,是科技创新的活跃度,要想继续保持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就需要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建设,以“科创+产业”做到遥遥领先。

目前,安徽拥有1.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5家境内上市公司,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更是位居全国第6。

这些科创企业都为安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大先研院(图片来自于 *** )

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安徽未来能否再次赶超上海,甚至比肩江浙,还是个未知数,但只要肯继续努力,保持这样的势头,安徽也绝不会掉队。

在今年安徽省 *** 工作报告中,安徽提出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定在6%左右。

届时安徽GDP突破5万亿将是一件极有可能的事情。

2023年12月26日,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2024年安徽将会聚焦八个方面重点进行发力:

一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统筹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匹配度。

二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要聚焦扩大内需,着力挖掘消费潜力和扩大有效 ***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大宗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以文旅“一业兴”带动市场“百业旺”。

四要聚焦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激发和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五要聚焦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大省加快向农业强省迈进。

六要聚焦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有效做好防范化解工作。

七要聚焦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八要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安徽已经在布局,2024年的序幕也已经拉开。

可以看到,拥有科技优势且加入长三角的安徽未来必将乘风破浪,也必然能成大事。

安徽人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劲头,同时也要放下在江浙沪面前的自卑心态,虽然一时处于落后,但自身经济也在逐渐进步,不应妄自菲薄。

在发掘自身优势的同时,安徽还是要谦虚学习,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

我们不必自卑,因为安徽是可以干大事的,也是必能成大事的!

【推荐】阅读

人口拐点提前,中国经济能否问顶世界之一?

上市首日涨幅超100%,“代工厂”雪祺电气的成功密码

从EMBA到EMTA,全球商学首创背后的科技初心

势赞传媒全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邮箱删除:25538@qq.com!

相关文章

CVCV资讯网

为您提供重点新闻资讯,优质的产品,以及全面的百科知识!无论是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还是知识问答,我们都将第一时间为您报道。